星期二, 2月 27, 2007

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海外醫療服務之思考(2)

原寫於2004.6.30

行前一週,我開始看漫畫(這是我用來平衡壓力的方法),看的剛好是描寫消防隊及急難救助隊的「め組大吾」,長長二十集的漫畫主要以主角從一個消防隊菜鳥慢慢變成英雄為描述主軸,其中也不乏許多災難處理、救助的概念。看前半部時,還只是想:又是一個反抗體制的英雄!但後半部,卻藉著主角與其上司的互動,還有印尼蘇門達臘火災的國際救援的故事,給了我們一個概念:「自己最重要的東西要自己保護。」也就是說,不能夠一直期待著別人來幫你滅火,別人來救援你,或是幫你保護你最重要的東西,而是平時就應該保護自己,並且,自己想辦法保護你最重要的東西、人民或國家。這個觀念非常地重要,而這個重要性,也曾從許多海外志工的的說法中的得到證實。

看完這個漫畫後,我突然恍然大悟:我的確不應該去做什麼,但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可以告訴他們,他們必須要自己幫助自己才行。我的心結正式打開,則是出發前一天,我一邊在理髮店剪頭髮,一邊讀連加恩的書—我從來沒想到要看他的書過,可能是因為看他上媒體很多次,聽過很多次他的演講,他做了什麼都已經知道了,覺得不需要再看他的書了。而當時看連加恩的書,其實只是為了替自己再打一劑強心劑罷了,這樣說好像很嚴重,我不過就是跟著去打混罷了,又不是去服兩年的外交役,似乎不必要搞得這麼焦慮,但我只是想知道「做了那麼多事的連加恩」到底態度是什麼?結果,我看到一樣的結論。

從印度德里到達拉達克的第一站義診,我驚訝地發現,路竹會稍微改變了過去義診的模式(註),從過去為病人治病的短暫服務,到現在採取的是與當地醫生一起看診,並且一邊教他們醫療技術,讓他們學會新的器材與醫療觀念,最後,將醫療器材送給他們,讓他們學會作戰方法的同時,也有武器可用。這麼一來,這裡的居民不必再等待一年兩年的義診,也可以享受稍好的醫療服務,而且,路竹會也不需要在耗費成本在同樣的地點義診,而是去開拓更需要幫助的地區。

所以,幫助人的人不必然要是一種問題解決者的姿態,當然也不是救世主,但是,我們可以給他們自己保護自己,自己幫助自己同胞的觀念,給他們武器也好,提醒他們也好,最後可以讓他們自己付出心力或擔負責任,用符合他們自己文化、習俗的方式,來當自己同胞的英雄。當初,美援幫助台灣站了起來,台灣也可以伸出援手讓第三世界國家、地區自己站起來,自己站起來的力量是比軟弱地接受救助可貴的。今天,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抱持同情,認為他們可憐、弱勢,應該抱持的是信心,他們是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的,而我們自己也是。

此處節錄甘乃迪演講時所說的話:「你們當中有多少人願意為了美國和自由,在非洲、拉丁美洲或亞洲待個十年?你們當中那些未來要成為醫生的,有多少人願意待在迦納?那些要成為技術專家和工程師的,有多少人願意旅行於全球各地從事服務工作?我們是不是一個有競爭力的自由國家,就決定於你們願不願意將生命的一部份貢獻給這個國家。」

(我依然沒回答我做了什麼,國內義診我是發營養品,國外義診主要是幫忙拍攝工作,偶爾兼當密護掛號,或是打雜。去非洲呢~據說是要當庫房管理的,其實做什麼還不知道—總之,因為什麼都不會,到最後就變得什麼都會了。例如,醫學系的學生不會碰到牙醫工作,卻也當起牙醫助理來,醫檢師也可以當牙醫助理。不過這有什麼呢?連加恩都挖井、蓋孤兒院了,馬拉威的羅一鈞才是菜鳥醫生就可以在馬拉威開班授課了,藥師張幸運也在哥斯大黎加蓋起學校來。什麼都可以做,問題是要怎麼做?這問題太難,不是我去十天一個月可以想出來的。)

註:以往我並不覺得義診有什麼不對,尤其是在台灣,況且,在偏遠地區,醫生親自走到你家門口,應該是件很好的事,然而,此次印度行,與醫師們聊天,才發現這種義診模式以非主流價值而且容易遭受質疑,一個本文刊出時才正要當住院醫師的朋友說,其實醫療相當複雜,例如對慢性病患者來說,義診幫不了什麼。而參與多次國際義診及健康計畫的醫師也說,這不是主流的作法,現在的主流作法是醫療團模式,要深入,且時間長。這些質疑是出自於一個短暫的義診,可能破壞當地的醫療系統,當然,無法長遠幫忙也是最大的原因,儘管義診模式可以更深入偏遠地區,如同過去傳教士,還有慈濟的緊急救援系統。

我所參與的另一項非洲計畫的組織,則是屬於較主流的模式,建立一種長期的研究或是醫療計畫。也讓我開了另一種眼界。只是,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我的認識還早,不便批評。但願我能有更深入的瞭解與觀察。

1 則留言:

Monica 提到...

我喜歡文化相關的知識,對於人類學這門學問也非常的喜愛,剛開始不知到人類學可以這們貼近人們的生活環境,漸漸地在搜尋人類學相關資料的過程中,找到了醫療人類學,而醫療人類學透過自身人類學的知識背景,來幫助並開導病人,透過了解病人的身分背景,解開他難過的心結,如此的將所學學以致用,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也使我對人類學(以為只有在研究遠古的人類)這們學問,多了更深一層的體會,原來它也可以這樣運用。